常见问题
解决方案
新购色谱柱如何活化
使用新色谱柱之前,****用 ****甲醇 30-40 倍柱体积进行冲洗活化。
如何过渡到流动相
先用流动相使用的有机溶剂冲洗 20-30 倍柱体积,将流动相中的缓冲盐换成水,冲洗 20-30 倍柱积,再用流动相冲洗 30-40倍柱体积。
如何过渡到流动相
先用流动相使用的有机溶剂冲洗 20-30 倍柱体积,将流动相中的缓冲盐换成水,冲洗 20-30 倍柱积,再用流动相冲洗 30-40倍柱体积。
使用完色谱柱如何冲洗保存
使用完色谱柱,先用乙腈:水=10:90 冲洗 60 倍柱体积,再用****乙腈冲洗 40 倍柱体积,保存于乙腈中,将色谱柱两头的堵头拧紧,放于盒中。若进行长期保存,定期将色谱柱拿出,用乙腈冲洗,保证色谱柱中的保存液不干涸。
三聚氰胺的主峰与杂质峰分不开
1 调整流动相比例,加大缓冲液的比例。C18 柱调整流动相至离子对试剂:乙腈=92:8,C8 柱调整流动相至离子对试剂:乙腈=90:10(液相方法)。2 将柱温设置于 40℃以上。
基线不平
1 平衡时间过短:延长平衡时间。
2 色谱柱污染:冲洗色谱柱。
3 色谱柱没有连接好,有漏液现象:检查连接情况。
4 液相仪器检测器污染:进行仪器维护。
5 液相仪器检测器氘灯能量过低:更换检测器氘灯。
主峰出现裂分,峰型较宽
1 溶剂效应:用国标方法溶解,降低溶解溶剂强度。
2 色谱柱污染:冲洗色谱柱,若严重污染,更换色谱柱。
3 色谱柱填料塌陷:维修或更换色谱柱。
4 液相仪器柱外效应过大:更换管路,减小柱外效应。
5 样品体积过大:用流动相配样,总的样品体积小于**峰
的 15%。
6 将色谱柱柱温过低:提高柱温。
色谱柱蛋白污染,如何再生
冲洗色谱柱方法:(前步无法将色谱柱再生,进行下一步)1%乙酸水溶液 →1%三氟乙酸水溶液 → 0.1%三氟乙酸:异丙醇=40:60 → NaCl,Na3PO4,Na2SO4 水溶液 0.5-1.0M (Na3PO4pH7.0) →DMSO:水=50:50/DMF:水=50:50。
压力不稳
1 泵内有空气:清除泵内空气,对溶剂进行脱气处理。
2 比例阀失效:更换比例阀。
3 泵密封垫损坏:更换密封垫。
4 溶剂中有气泡:对溶剂脱气,必要时改变脱气方法。
5 系统漏液:找出漏点,密封。
6 梯度洗脱:压力波动是正常的。
7 单向阀堵塞:超声波清洗单向组件。
8 单向阀泄露:更换密封装置。
保留时间不稳定
1 柱温变化:保持恒定柱温。
2 等度与梯度间未能充分平衡:至少用 10 倍柱体积的流动相
平衡柱。
3 缓冲液容量不够:用>25mmol/L 的缓冲液。
4 柱污染:每天冲洗柱。
5 柱内条件变化:稳定进样条件,调节流动相。
6 柱快达到寿命:采用保护柱。
保留时间缩短
1 流速增加:检查泵,重新设定流速。
2 样品超载:降低样品进样量。
3 键合相流失,流动相 pH 值超出适用范围,色谱柱连接方向
错误。
4 流动相组成变化:防止流动相蒸发或沉淀。
5 温度增加。
保留时间延长
1 流速下降:管路泄漏,更换泵密封圈,排除泵内气泡。
2 硅胶柱活性变化:可以用流动相改性剂,如加三乙胺,或
采用其它碱钝化色谱柱柱。
3 键合相流失:流动相 pH 值超出适用范围,色谱柱连接方向
错误。
4 流动相组成变化:防止流动相蒸发或沉淀。
5 温度降低。
鬼峰
1 进样阀残余峰:用强溶剂清洗阀,改进阀和样品的清洗。
2 样品中未知物:处理样品。
3 柱未平衡:重新平衡柱,用流动相作样品溶剂(尤其是离
子对色谱)。
4 三氟乙酸(TFA)氧化(肽谱):每天新配,用抗氧化剂。
5 水污染(反相):通过变化平衡时间检查水质量,用 HPLC
级的水。
基线噪音
1 气泡(尖锐峰):流动相脱气,加柱后背压。
2 污染(随即噪声):清洗柱,净化样品,用 HPLC 级试剂。
3 检测器灯连续噪声:更换氘灯。
4 电干扰(偶然噪声):采用稳定电源,检查干扰的来源(如
水浴等)。
5 检测器中有气泡:流动相脱气,加柱后背压。
峰拖尾
1 柱超载:降低样品量,增加柱直径或采用较高容量的固定
相。
2 峰干扰:清洁样品,调整流动相。
3 硅羟基作用:加三乙胺,用碱屏蔽硅羟基活性,增加缓冲
液或盐的浓度降低流动相 pH 值,钝化样品。
4 筛板堵塞:超声清洗或更换筛板,加在线过滤器过滤样品。
5 柱塌陷或形成短路通道:更换色谱柱,采用较弱腐蚀性条
件。
6 死体积或柱外体积过大:尽可能采用细内径的连接管。
7 柱效下降:用较低腐蚀条件,更换柱或采用保护柱。
峰展宽
1 进样体积过大:用流动相配样,总的样品体积小于**峰
的 15%。
2 在进样阀中造成峰扩展:进样前后排除气泡以降低扩散。
3 数据系统采样速率太慢:设定速率应是每峰大于 10 点。
4 检测器时间常数过大:设定时间常数为**峰半宽的 10%。5 流动相粘度过高:增加柱温,采用低粘度流动相。
6 检测池体积过大:用小体积池,卸下热交换器。
7 保留时间过长:将连接管径和连接管长度降至小,采用
细内径管路。
8 柱外体积过大:将连接管径和连接管长度降至小,采用
细内径管路。9 样品过载:降低进样浓度,或减少进样体积。
友情链接Link